一般資料

碼位 U+7B1E
部首
倉頡 HIR
康熙字典 P.880 #4
宋本廣韻 P.62 #48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ci1]  13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68 #7825
[ci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7 #01223
[ci1]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56 #2949
[ci1]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24
[ci1]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37
[ci1]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5
[ci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207 #4888
[ci1]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80 #4514
[ci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23
[ci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0
[ci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
[ci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45
[ci1]

捶擊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6
[ci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95

꜀ch’i   [ci1]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10*

꜀ch‘í   [ci1]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6

丑希切(ch'e 上平聲)   [ci1]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丑之切【韻會】【正韻】抽之切,𠀤音痴。捶擊也。【前漢·𠛬法志】景帝六年詔曰:笞者,所以敎之也。其定箠令。丞相劉舍請笞者,捶長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之末薄半寸,皆平其節。當笞者笞臋,毋得更人。【註】如淳曰:然則先時笞背也。師古曰:毋更人,謂行笞者不更易人也。【唐書·𠛬法志】斷獄之𠛬有五,一曰笞。笞之爲言恥也,凡過之小者,捶撻以恥之。漢用竹,後世更以楚。《書》曰扑作敎𠛬是也。太宗甞覽《明堂針灸圖》,見人之五臟皆近背,詔罪人無得鞭背。【荀子·正論篇】捶、笞臏脚。【註】捶笞皆杖擊也。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