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7AC7
部首
倉頡 JCGWC
康熙字典 P.869 #18
宋本廣韻 P.438 #25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dau6]
14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㈠ ①孔穴:狗竇。②人體器官:鼻竇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鑿牆為穴;又姓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孔洞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疑竇
  6. 粵語同音字典
    鑿牆為穴;又姓
  7. 同音字彙
    狗竇(口語讀「狗鬥」),疑竇(疑惑),利瑪竇(明朝來華傳教的天主教神父)
  8. 部身字典
  9. 粵音韻彙
  10.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2.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水竇
  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dau3]
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㈢ ①〈方〉窩。②棲身之處:雀竇.被竇.竇口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白讀 巢穴,雀竇
  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窩(廣)
  4.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又讀
  5. 粵語同音字典
    白讀 巢穴,雀竇
  6. 同音字彙
    白讀 狗竇
[duk6]
1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㈡ ①通「瀆」,溝渠。②大川:四竇
讀音分佈
根據 [dau6]  14 [dau3]  6 [duk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458 #6292
[dau6]

㈠ ①孔穴:狗竇。②人體器官:鼻竇

P.458 #6292
[dau3]

㈢ ①〈方〉窩。②棲身之處:雀竇.被竇.竇口

P.458 #6292
[duk6]

㈡ ①通「瀆」,溝渠。②大川:四竇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60 #02111
[dau6]

鑿牆為穴;又姓

P.60 #02102
[dau3] 白讀

巢穴,雀竇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55 #2928
[dau6]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23
[dau6]

孔洞

P.123
[dau3]

窩(廣)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63
[dau6]

疑竇

P.63
[dau3] 又讀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24
[dau6]

鑿牆為穴;又姓

P.24
[dau3] 白讀

巢穴,雀竇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9 #0373
[dau6]

狗竇(口語讀「狗鬥」),疑竇(疑惑),利瑪竇(明朝來華傳教的天主教神父)

P.19 #0373
[dau3] 白讀

狗竇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4 #12124
[dau6]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11
[dau6]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
[dau6]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49
[dau6]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50
[dau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45
[dau6]

水竇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15
[dau6]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92

tau꜅   [dau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727

tau꜄   [dau3]

A colloquial word. A rendezvous for thieves, a storeroom for plunder; [꜁wai tau꜄ ꜂hau], to beset a lurking-place; [ts‘ák꜇ tau꜄] a den of thieves

P.512

tau꜅   [dau6]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7

大又切(tow 下去聲)   [dau6]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田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𠀤音豆。【說文】空也。【禮·月令】穿竇窖。【註】入地隋曰竇。 又鑿垣爲孔曰竇。【左傳·襄十年】王叔之宰曰:蓽門圭竇之人。【註】竇,穿壁爲小戸。 又穴也。【禮·禮運】禮義者,順人情之大竇。【註】竇,孔穴。 又水道也。【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餘襲我,高魚有大雨,自其竇入。【註】雨故水竇開。 又決也。【周語】不竇澤。【註】竇,決也。 又地名。【左傳·莊九年】殺子糾于生竇。【註】生竇,魯地。【北史·魏本紀】泰常七年,自雲中西幸屋竇城。【水經注】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又感其妻深識之,饋賜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竇津是也。 又姓。【風俗通】夏后相遭有窮氏之難,后緡方姙,逃出自竇而生少康,其後氏焉。漢有魏其侯竇嬰。 又通作窬。【禮·儒行】蓽門圭窬。【釋文】音竇。 又【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𠀤與瀆通。【周禮註】西竇五嶽。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