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7A3B
倉頡 HDBHX
康熙字典 P.857 #29
宋本廣韻 P.301 #48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6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21 #71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72 #02479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485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P.153 #2896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21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71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28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24 #047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24 #35533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672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0

禾稻,稻麥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3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3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45

禾稻,稻梁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7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88

tò꜅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1039

tò꜅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743

tò꜅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536

tò꜅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24

大路切(tou 下去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下卷‧第 8 頁‧後半
〈六桂本〉二卷‧第 61 頁‧後半

第十二孤古故 去聲 度小韻

禾也,谷也

小韻同音字:度, 渡, 鍍, 杜, 稌, 道, 導, 蹈, 悼, 盜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杜皓切,𠀤音道。【說文】稌也。【韻會】有芒穀,卽今南方所食之米,水生而色白者。【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稻曰嘉蔬。【詩.豳風】十月穫稻。【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疏】以下田種稻,故云稼下地。【史記.夏本紀】禹令益予衆庶,稻可種𤰞濕。【爾雅翼】稻,米粒如霜,性尤宜水,一名稌。然有黏,有不黏,今人以黏爲稬,不黏爲秔。又有一種曰秈,比於秔小,而尤不黏,其種甚早,今人號秈爲早稻,秔爲晚稻。【六書故】稻性宜水,亦有同類而陸種者,謂之陸稻。記曰:煎醢加於陸稻上,今謂之旱稜。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北方地寒,十月乃穫。 又姓。【何氏姓苑】今晉陵人。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稻縣。 又【集韻】土皓切,音討。秔也。關西語。 又叶徒苟切【詩.豳風】十月穫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又叶徒故切,音度。【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藳。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