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79AA
倉頡 IFRRJ
康熙字典 P.846 #36
宋本廣韻 P.138 #37
P.409 #20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㈠①坐禪。②禪師 P.356 #4911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禪師;佛法清靜 P.283 #09828
  3. 商務新詞典
    P.478
  4.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㈠禪師 P.151 #2859
    〈異讀〉P.217
  5.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禪林 P.119
  6. 中華新字典
    ㈠①梵語「殺那」的省稱,佛教指靜思:坐禪。②關於佛教的:禪杖‧禪師 P.388
  7.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又讀 P.157
  8. 中華新字典
    又讀 ㈠①梵語「殺那」的省稱,佛教指靜思:坐禪。②關於佛教的:禪杖‧禪師 P.388
  9. 粵語同音字典
    禪師;佛法清靜 P.107
  10. 同音字彙
    禪院,禪林,禪讓 P.181 #4233
    〈1997修訂本〉P.210 #4233
  1. 道字典
    禪師,佛也 P.39
  2. 粵音韻彙
    粵讀合口 P.26
  3. 道漢字音 〈卷一〉P.12
    〈卷二〉P.26
  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P.107
  5.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㈡禪宗。參禪,僧人以清靜為主也 P.44
  6.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P.43

15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㈡禪讓.禪位 P.356 #4911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傳與,禪讓,封禪 P.285 #09897
  3. 商務新詞典
    P.478
  4.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㈡禪讓 P.151 #2859
    〈異讀〉P.217
  5.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禪讓 P.119
  6. 中華新字典
    ㈡禪讓,指古代帝王讓位給旁人。這是美化古代帝王的說法 P.388
  7.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禪讓 P.157
  8. 中華新字典
    ㈡禪讓,指古代帝王讓位給旁人。這是美化古代帝王的說法 P.388
  9. 粵語同音字典
    傳與,禪讓,封禪 P.107
  10. 同音字彙
    禪讓,封禪 P.182 #4257
    〈1997修訂本〉P.211 #4257
  1. 部身字典
    ㈠祭天也,掃地而祭也,古者天子巡狩,封泰山以祭天,禪小山而祭山川,謂之封禪。傳也,天子傳位與人曰「禪讓」。(本作嬗) P.171 #24124
  2. 粵音韻彙
    封禪,禪讓 P.28
  3. 道漢字音 〈卷一〉P.12
    〈卷二〉P.18
  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㈠代也。禪讓,受禪 P.44
  5.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P.42

8
  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原讀 佛法清靜 P.284 #09875
  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又讀 禪林 P.119
  3.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禪師 P.157
  4. 中華新字典
    ㈠①梵語「殺那」的省稱,佛教指靜思:坐禪。②關於佛教的:禪杖‧禪師 P.388
  5. 粵語同音字典
    原讀 佛法清靜 P.107
  6. 部身字典
    ㈡靜也,釋教以清淨為宗故稱禪,如「禪院」,「禪林」 P.171 #24124
  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P.574
  8. 粵音韻彙 P.28
根據  16  15  8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56 #4911

㈠①坐禪。②禪師

P.356 #4911

㈡禪讓.禪位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83 #09828

禪師;佛法清靜

P.285 #09897

傳與,禪讓,封禪

P.284 #09875
原讀

佛法清靜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478

P.478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㈠禪師

㈡禪讓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19

禪林

P.119

禪讓

P.119
又讀

禪林

中華新字典 中華書局, 1985
中華新字典
中華書局, 1985
P.388

㈠①梵語「殺那」的省稱,佛教指靜思:坐禪。②關於佛教的:禪杖‧禪師

P.388

㈡禪讓,指古代帝王讓位給旁人。這是美化古代帝王的說法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57
又讀
P.157

禪讓

P.157

禪師

中華新字典 中華書局, 1977
中華新字典
中華書局, 1977
P.388
又讀

㈠①梵語「殺那」的省稱,佛教指靜思:坐禪。②關於佛教的:禪杖‧禪師

P.388

㈡禪讓,指古代帝王讓位給旁人。這是美化古代帝王的說法

P.388

㈠①梵語「殺那」的省稱,佛教指靜思:坐禪。②關於佛教的:禪杖‧禪師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07

禪師;佛法清靜

P.107

傳與,禪讓,封禪

P.107
原讀

佛法清靜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81 #4233
〈1997修訂本〉P.210 #4233

禪院,禪林,禪讓

P.182 #4257
〈1997修訂本〉P.211 #4257

禪讓,封禪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71 #24124

㈠祭天也,掃地而祭也,古者天子巡狩,封泰山以祭天,禪小山而祭山川,謂之封禪。傳也,天子傳位與人曰「禪讓」。(本作嬗)

P.171 #24124

㈡靜也,釋教以清淨為宗故稱禪,如「禪院」,「禪林」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574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39

禪師,佛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26

粵讀合口

P.28

封禪,禪讓

P.28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07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44

㈡禪宗。參禪,僧人以清靜為主也

P.44

㈠代也。禪讓,受禪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3
校訂註 字模本作襌
P.42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84

shin꜅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863

 ·  又讀 ꜁shín · ꜁shím (a.p.)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620

 ·  又讀 ꜁shín · ꜁shím (a.p.)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442

꜁shín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7

時天切(s'een 下平聲)

P.7

時見切(s'een 下去聲)

校訂註 字條據錯遺備考#5補上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上卷‧第 2 頁‧前半
〈六桂本〉一卷‧第 3 頁‧後半

第一先蘚線屑 平聲 禪小韻

禪師

小韻同音字:蟬, 嬋, 澶, 單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封禪。【韻會】築土曰封,除地曰禪。古者天子巡守,至於四岳,則封泰山而祭天,禪小山而祭山川。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是也。齊桓公欲封泰山,管仲設辭拒之,謂非有符瑞,不可封禪。至秦始皇惑於神仙之說,欲禱祠以求長生,遂以封禪爲異典。項氏曰:除地爲墠,後改曰禪,神之矣。 又代也。禪讓,傳與也。【孟子】唐虞禪。 一作嬗。【前漢.律歷志】堯嬗以天下。【師古往】嬗,古禪讓字也。 又通作擅。【荀子.正論篇】堯舜擅遜。【註】與禪同。 又作儃。【揚子.法言】允哲堯儃舜之重。【註】同禪。 又漢書禪多作䄠。詳䄠字註。 又【廣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𠀤音蟬。靜也。浮圖家有禪說。【傳燈錄】禪有五,外道禪,凡夫禪,小乗禪,大乗禪,最上乗禪。【杜甫詩】虛空不離禪。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