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7974
倉頡 IFIT
康熙字典 P.843 #20
宋本廣韻 P.99 #38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1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83

꜀koi

P.283

꜀kái

其他參考

廣韻
反切 音類 讀音 釋義
古哀切 見咍平 祴夏樂章名
祴夏樂章名
康熙字典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𠀤音該。祴夏,古樂章名。【周禮.春官】鐘師以鐘鼓奏九夏,有祴夏。【註】祴讀爲陔鼓之陔。客醉而出,奏陔夏。又【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註】祴夏之樂有牘應雅三器,皆舂於地以作聲,客醉而出奏之,以爲行步之節,明不失禮也。 又通作陔。【儀禮.鄕飮酒禮】賓出奏陔。【註】陔,陔夏也。陔之言戒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頡。義同。 又【韻會】居膎切,音佳。塼道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堂塗註】若今令甓祴。【疏】令音零。甓,薄歷反。今之塼也。祴則塼道者也。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