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77E5
部首
倉頡 OKR
康熙字典 P.824 #1
宋本廣韻 P.49 #5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zi1]
15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㈠ ①對事物了解:知道.知無不言。②學問。③學識:知識.求知.無知。④使知道:通知.知會。⑤知己:新知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識別;交游;明白;主理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㈠知道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知道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知道
  6. 粵語同音字典
    識別;交游;明白;主理
  7. 同音字彙
  8. 部身字典
    ㈠識也,心中明白也。相親曰知,如「知己」。記憶也。主持也,如「知府」
  9. 道字典
    知曉,識也
  10. 粵音韻彙
  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2.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覺也,識也
  5.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zi3]
10
讀音分佈
根據 [zi1]  15 [zi3]  10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243 #3323
[zi1]

㈠ ①對事物了解:知道.知無不言。②學問。③學識:知識.求知.無知。④使知道:通知.知會。⑤知己:新知

P.243 #3323
[zi3]

㈡ 通「智」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47 #12107
[zi1]

識別;交游;明白;主理

P.350 #12212
[zi3]

同智,智慧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48 #2773
[zi1] 建議讀音

㈠知道

P.148 #2773
[zi3] 建議讀音

㈡通智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15
[zi1]

知道

P.115
[zi3]

通智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36
[zi1]

知道

P.136
[zi3]

通智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30
[zi1]

識別;交游;明白;主理

P.130
[zi3]

同智,智慧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33 #0698
[zi1]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40 #2410
[zi1]

㈠識也,心中明白也。相親曰知,如「知己」。記憶也。主持也,如「知府」

P.140 #2410
[zi3]

㈡同智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1
[zi1]

知曉,識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23
[zi1]
P.23
[zi3]

同智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0
[zi1]
P.40
[zi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
[zi1]
P.1
[zi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98
[zi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43
[zi1]

覺也,識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5
[zi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75

꜀chi   [zi1]

P.275

chi꜄   [zi3]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7

꜀chí   [zi1]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1

之希切(che 上平聲)   [zi1]

P.21

之至切(che 上去聲)   [zi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𢇻𥎿【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𠀤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又【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又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又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又【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又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又【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𠀤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又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