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眹
碼位 | U+7739 |
---|---|
部首 | 目 |
倉頡 | BUTK |
康熙字典 | P.807 #6 |
宋本廣韻 |
P.276 #3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讀音分佈
根據 | [can2] 2 | [zan2] 1 | [zam5] 1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14
[zan2]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P.427
#53113
[zam5]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32
[can2]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22
[can2]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272
cham꜅ [zam6]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直引切【集韻】【韻會】丈忍切【正韻】直忍切,𠀤𨻰上聲。【說文】目精也。俗謂目童子。【周禮·春官·瞽矇註】無目眹謂之瞽。有目眹而無見謂之矇。【音義】眹,又作䀕。或作䀹。 又【類篇】目兆也。【佩𧥏集】吉凶形兆,謂之兆眹,字从目。 又【正韻】卽涉切,音接。亦目童子也。 【說文】本作𥆵。从目灷聲。○按勝字賸字皆从朕,疑古以眹爲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