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7725
部首
倉頡 YPBU
康熙字典 P.805 #16
宋本廣韻 P.348 #5
P.371 #20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zi6]  7 [ci1]  5 [zaai6]  4 [ci3]  3 [ci2]  1 [zaai3]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486 #6706
[zi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51 #12265
[zi6] 又讀

同上{眦}

P.37 #01214
[ci1] 習讀

眼眶

P.338 #11804
[zaai6]

睚眥,怒視,相忤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13
[zi6]

眼眶

同眦
 
P.113
[zaai6]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31
[zi6] 又讀

同上{眦}

P.15
[ci1] 習讀

眼眶

P.126
[zaai6]

睚眥,怒視,相忤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35 #0753
[zi6]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31 #21211
[zi6]

㈠睛外之眼角也,如怒目而視曰"裂眥"

       
P.131 #21211
[zaai3]

㈡睚眥,鄙其人而以白眼相視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22
[zi6]

同上→眦

 
P.2
[zaai6]

睚眥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7
[ci1]
 
P.27
[ci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
[ci1]
 
P.1
[ci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99
[ci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42
[ci3]

眼眶也,同眦。睚眥之怨,小事也

校訂註 約解本作「同睚眦眥之怨…」,今據文意將睚、眦二字對調。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5
[ci2]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71

꜀ts’z   [ci1]

P.271

tsz꜅   [zi6]

P.271

chái꜄   [zaai3]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617

ts‘z’꜄   [ci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𠀤音劑。【說文】目厓也。【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前漢書】作眦。【列子·湯問篇】拭眥揚眉而望之。【註】眥,目際也。【靈樞經·癲狂篇】目眥決于面者爲銳眥,在內近鼻者爲內眥。【註】眥者,睛外之眼角也。 又衣交領處曰眥。【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註】謂領交處,如人眼,脣,眥,頭也。【集韻】又音貲。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疾智切,音漬。亦目厓也。 又【集韻】仕懈切【韻會】士懈切【正韻】助邁切,𠀤柴去聲。【博雅】睚眥裂也。【類篇】恨視也。又舉目相忤貌。【史記·范睢傳】睚眥之怨必報。【集韻】或作𥈐。【晉書·載記】譌作疵,非。 又【正韻】資四切,音恣。【集韻】鉏佳切,音柴。義𠀤同。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