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7708
部首
倉頡 BULBU
康熙字典 P.802 #18
宋本廣韻 P.221 #15
P.222 #51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daam1]  12 [daam2]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484 #6678
[daam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58 #02039
[daam1]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523
[daam1]

(文)兩眼向下注視的樣子:虎視眈眈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13
[daam1]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82
[daam1]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23
[daam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5 #0296
[daam1]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43 #5434
[daam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
[daam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31
[daam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25
[daam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42
[daam1]

眈眈,虎視也。又樂也。又上上聲

P.42
[daam2] 又讀

眈眈,虎視也。又樂也。又上上聲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70

꜀tám   [daam1]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499

꜀tám   [daam1]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丁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含切,𠀤音酖。【說文】視近而志遠。【易·頤卦】虎視眈眈。【釋文】虎下視貌。 又樂也。【書·無逸】惟眈樂之從。【傳】過樂之謂眈。【中庸】和樂且眈。【詩·小雅】作湛。【爾雅·釋詁】作妉。【說文】作媅,音義𠀤同。 又【廣韻】【集韻】𠀤都感切,酖上聲。亦虎視也。 又【廣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𠀤音潭。義同。 又【集韻】徒感切,潭上聲。徐視也。與𧡪同。 又【集韻】丑甚切,音踸。出頭視也。通作闖。 又叶持林切,音沈。【詩·衞風】于嗟女兮,無與士眈。叶上葚。葚,平聲。【張翰·雜詩】靑條若總翠,黃葉如散金。嘉卉亮有觀,顧此難久眈。 【正字通】眈與耽別。耳𠂹之耽从耳,眈樂之眈从目。易,書,詩本作眈,譌作耽。正韻:耽,一作眈,非。俗作躭,尤非。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