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7684
部首
倉頡 HAPI
康熙字典 P.786 #7
宋本廣韻 P.521 #31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dik1]
14
[di1]
5
  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白讀 音義同上{啲},語詞,可作些少解,如有的痛即有些痛。見《廣州話同音字表》《亞乜話齋閒話》及《中華新字典》
  2. 粵語同音字典
    白讀 音義同上{啲},語詞,可作些少解,如有的痛即有些痛。見《廣州話同音字表》《亞乜話齋閒話》及《中華新字典》
  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4.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5.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讀音分佈
根據 [dik1]  14 [di1]  5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23 #7213
[dik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65 #02227
[dik1]

目的;的確;又助詞,所有格

P.64 #02185
[di1] 白讀

音義同上{啲},語詞,可作些少解,如有的痛即有些痛。見《廣州話同音字表》《亞乜話齋閒話》及《中華新字典》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43 #2680
[dik1]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11
[dik1]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25
[dik1]

目的;的確;又助詞,所有格

P.25
[di1] 白讀

音義同上{啲},語詞,可作些少解,如有的痛即有些痛。見《廣州話同音字表》《亞乜話齋閒話》及《中華新字典》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9 #0381
[dik1]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80 #3450
[dik1]

P.280 #3450
[dik1]

P.280 #3450
[dik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15
[dik1]

明也,確也。目的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1
[dik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3
[dik1]
P.43
[di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1
[dik1]
P.2
[di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67
[dik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42
[dik1]

的確,準的,我的,他的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34
[dik1]
P.45
[di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66

tik꜆   [dik1]

P.266

꜀ti [異讀]   [dei1]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515

tik꜆   [dik1]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4

丁息切(tik 上入聲)   [dik1]

P.4

丁照切(tew 上去聲)   [diu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丁歷切,丁入聲。【說文】明也。【徐曰】光的然也。【博雅】白也。【玉篇】遠也,明見也。【中庸】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註】表見也。【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皓齒粲爛,宜笑的皪。【註】鮮明貌。【𨻰書·徐陵傳】的的宵烽。 又【增韻】實也。【魏志·崔林傳】各國遺子來朝,林恐或非眞的。【南齊書禮志】泛之爲言,無的之辭。【宋史·歐陽修傳】的的有表證。 又【正韻】端的也。又指的要處也。 又【玉篇】射質也。【正韻】射侯之中。【前漢·鼂錯傳】矢道同的。【註】射之準臬也。【荀子·勸學篇】質的張而弓矢至焉。【註】質,射侯也。的,正鵠也。 又平的,縣名。【前漢·地理志】屬靑州。 又婦人面飾曰的。【王粲神女賦】施華的兮結羽儀。【仙經】鮑姑以艾灼龍女額,後人效之,謂之龍的。【集韻】作䵠。 又蓮子曰的。【爾雅·釋草】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註】的,蓮中子也。【集韻】通作菂。 又馬名。【易·說卦】其於馬也爲的顙。【註】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爾雅·釋畜】作馰。 又【集韻】胡了切,音皛。亦蓮子也。 又叶丁藥切,當入聲。【詩·小雅】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傳】發,發矢。的,質也。 又叶之若切,音灼。【潘岳·芙蓉賦】丹輝拂紅,飛鬚𠂹的。斐披赩赫,散煥熠爚。 又楊愼曰:的,音灼。婦人以點飾額也。【史記·五宗世家程姬註】的,以丹註面,婦人有月事,妨于進御,難于自言,故點的以見。○按《釋名》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謂有月事者注面,灼然爲識,是的、勺同爲一字。 【說文】本作的。【類篇】或作𤾠。 【音學五書】的字在入聲,則當入藥,音都略切。轉去聲,則當入嘯,音都料切。後人誤音爲滴,轉上聲爲底。宋人書中凡語助皆作底,𠀤無的字。又今人小的字,亦當作小底。如宋史內班小底,遼史承應小底之類是也。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