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11 |
讀音分佈
根據 | 11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P.465
#6386
|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 |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
P.17
#00520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09
|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 |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
P.131
|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 |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
P.8
|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 |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
P.8
#0154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P.161
#24121
|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 |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
P.19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6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45
|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 |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
P.41
筋肉疲軟之疾也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262
pi꜄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𠀤必至切,音畀。【說文】濕病也。【正字通】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爲痹。風氣勝者爲行痹,寒氣勝者爲痛痹,濕氣勝者爲著痹。註:風屬隂中之陽,善行而數變,凡走注歷節之類,俗名流火是也。隂寒之氣,乘於肌肉筋骨,則凝閉不通,故爲痛痹,卽痛風也。著痹者,重著不移,濕從上化,故病在肌肉,不在筋骨也。有心痹,肺痹,肝痹,腎痹,腸痹,胞痹。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言寒則筋攣,故急。熱則筋弛,故縱也。程子曰:醫書以手足痿痹爲不仁。按病能篇云:痹而不仁,發爲肉痿。痿與痹分爲二,內經痹論痿論兩存,程子旣舉而兼言之,以痿痺相續而至,其爲不仁,一也。【淮南子·俶眞訓】谷氣多痹。【抱朴子至理卷】菖蒲乾薑之止痹濕。【嵆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危坐一時,痹不得搖。【註】痹,濕病也。 又矢名。【周禮·夏官·司弓矢】恆矢痹矢,用諸散射。【註】恆矢,安居之矢也。痹矢象焉,二者可以散射也。痹之言倫比也。 又【集韻】毗至切,音鼻。【集韻】病也。 本作𤻖。
考證:〔【周禮·夏官·司弓】恆矢痹矢,用諸散射。〕 謹照原文司弓下增矢字。
考證:〔【周禮·夏官·司弓】恆矢痹矢,用諸散射。〕 謹照原文司弓下增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