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7425
部首
倉頡 MGYPU
康熙字典 P.734 #22
宋本廣韻 P.266 #34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fu2]  13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62 #5012
[fu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87 #02947
[fu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36 #2541
[fu2]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04
[fu2]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3
[fu2]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57 #1258
[fu2]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53 #3400
[fu2]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5
[fu2]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17
[fu2]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61
[fu2]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14
[fu2]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39
[fu2]

琥珀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9
[fu2]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50

꜂fü   [fu2]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60

꜂fú   [fu2]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5

非苦切(foo 上上聲)   [fu2]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呼古切【韻會】【正韻】火五切,𠀤音虎。【說文】發兵瑞玉,爲虎文。【長箋】漢銅虎符,全體中分,作漢篆,又古玉虎符,扁體不全,形不㪉體,亦無字,故曰龍文。與瓏同義。當卽虎字加玉,轉註以別于銅符也。 又玉器。【左傳·昭三十二年】賜子家子雙琥。【註】琥,玉器。【禮·禮器】琥,璜爵。【周禮·春官】以白琥禮西方。【註】爲虎形,虎猛,象秋嚴。 又【韻會】琥珀,松脂入地所化。【易·乾卦則各從其類也疏】異類相感者,若琥珀拾芥,皆冥理自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前漢·西域傳】作虎魄。詳前珀字註。
考證:〔【周禮·春官】以白琥禮西方。【註】爲虎形,虎猛,象秋聲。〕 謹照原文聲改嚴。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