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讀音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t’ung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集韻】他東切,音通。【山海經】泰山有獸,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鳴自訆。【註】郭璞曰:音如吟恫之恫。騈雅曰:狪狪,珠豚也。亶爰子曰:召慵狪,使先驅。【郭璞.狪狪圖贊】蚌則含珠,獸何不可。狪狪如豚,被褐懷禍。患難無由,招之自我。 又【集韻】徒東切,音同。本作𧱁。野彘。或作𧳆。慵字原从巾从庸,疑慵。
考證:〔【山海經】泰山有獸,名曰狪狪。其名自䚯。〕 謹照山海經之例其名改其鳴。䚯改訆。
考證:〔【山海經】泰山有獸,名曰狪狪。其名自䚯。〕 謹照山海經之例其名改其鳴。䚯改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