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721F
倉頡 FTRG
康熙字典 P.687 #36
宋本廣韻 P.403 #14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4  3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22 #04238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40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98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61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47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6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36

kun꜄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𠀤古玩切,音貫。【說文】舉火曰爟。【周禮.夏官.司爟註】杜子春云:爟爲私火。鄭謂爟讀如予若觀火之觀。今燕俗名湯熱爲觀。則爟火謂熱火歟。【釋文】觀,古煥反。又【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又凡祭祀則祭爟。【疏】謂祭先出火之人。 又【廣韻】烽火也。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亦烽火也。 又【周禮.夏官.司爟註】故書爟爲燋。◎按杜子春云:燋當爲爟。疏云:子春不從古書燋,還从爟。然註有此音,今存之。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