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719B
倉頡 FMWF
康熙字典 P.680 #13
宋本廣韻 P.149 #35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3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45 #4759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97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34

꜀piu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758

꜀piú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544

꜀piú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補遙切【集韻】【韻會】【正韻】卑遙切,𠀤音摽。【說文】本作𤒾。火飛也。从火,票聲。【詩.小雅.燎之方楊箋】燎之方盛之時,炎熾熛怒。【史記.淮隂侯傳】熛至風起。 又【揚雄.甘泉賦】前熛闕而後應門。【註】晉灼曰:熛闕,赤色之闕。南方之帝曰赤熛怒。應門正在熛闕之內也。 【集韻】或作䙳。 又【集韻】紕招切,音漂。本作𤐫。義同。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