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熇
碼位 | U+7187 |
---|---|
部首 | 火 |
倉頡 | FYRB |
康熙字典 | P.679 #7 |
宋本廣韻 |
P.451 #39 P.460 #46 P.507 #53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
|
書名 | [huk6] 3 | [hok3] 2 | [haau2] 2 | [kok3] 2 |
---|---|---|---|---|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 ||||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
P.139
#04860
[hok3]
火烘熱。據《廣韻》呵各切,熱貌;《集韻》黑各切,熾也。又王頌棠《中華新字典》及《丙字學生字典》音酷非。據《集韻》《韻會》《正韻》音嗀,義同。又與謞字通,《釋文》虛各切,《中華新字典》音學。熇字作語詞時免油炒之漸乾,如「熇貓魚」,見《廣州話本字考》。又此詞《廣州話方言詞典》借𤌍字代用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97
[hok3]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P.393
#51241
[huk6]
㈠火熱也 |
P.393
#51241
[haau2]
㈡火乾也,俗謂烘之曰烤,疑即此字 |
||
廣州音字彙 馮思禹, 1971 (1962) | ||||
廣州音字彙
馮思禹, 1971 (1962) |
P.74
[huk6]
|
P.10
[haau2]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10
[kok3]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32
[kok3]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234
huk꜇ [huk6] ㈠ |
P.234
꜀háu [haau1] ㈡ |
其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