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7121
部首
倉頡 OTF
康熙字典 P.673 #26
宋本廣韻 P.72 #30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mou4]
15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㈠ ①沒有。②不:無論。③不論:事無大小。④同「毋」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有之反;又禁止之詞,通毋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有無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無奈
  6. 粵語同音字典
    有之反;又禁止之詞,通毋
  7. 同音字彙
  8. 部身字典
  9. 道字典
    有無
  10. 粵音韻彙
  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2.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有無。通毋,禁止也
  5.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mo4]
4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㈡ 南無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南無,梵語Namah,合掌稽首,猶云歸依
  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南無
  4. 粵語同音字典
    南無,梵語Namah,合掌稽首,猶云歸依
[mou5]
3
讀音分佈
根據 [mou4]  15 [mo4]  4 [mou5]  3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 #0033
[mou4]

㈠ ①沒有。②不:無論。③不論:事無大小。④同「毋」

P.5 #0033
[mo4]

㈡ 南無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45 #08521
[mou4]

有之反;又禁止之詞,通毋

P.244 #08465
[mo4]

南無,梵語Namah,合掌稽首,猶云歸依

P.246 #08546
[mou5] 白讀

有無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29 #2379
[mou4]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96
[mou4]

有無

P.96
[mo4]

南無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71
[mou4]

無奈

 
P.71
[mou5] 白讀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93
[mou4]

有之反;又禁止之詞,通毋

P.92
[mo4]

南無,梵語Namah,合掌稽首,猶云歸依

P.93
[mou5] 白讀

有無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49 #3461
[mou4]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98 #31122
[mou4]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1
[mou4]

有無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3
[mou4]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0
[mou4]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3
[mou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32
[mou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37
[mou4]

有無。通毋,禁止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65
[mou4]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32

꜁mò   [mou4]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294

꜁mò   [mou4]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8

明烏切(moo 下平聲)   [mou4]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𣟒𣚨𠘩【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