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7121
部首
倉頡 OTF
康熙字典 P.673 #26
宋本廣韻 P.72 #30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6

4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㈡ 南無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南無,梵語Namah,合掌稽首,猶云歸依
  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南無
  4. 粵語同音字典
    南無,梵語Namah,合掌稽首,猶云歸依

3
讀音分佈
根據  16  4  3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 #0033

㈠ ①沒有。②不:無論。③不論:事無大小。④同「毋」

P.5 #0033

㈡ 南無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45 #08521

有之反;又禁止之詞,通毋

P.244 #08465

南無,梵語Namah,合掌稽首,猶云歸依

P.246 #08546
白讀

有無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29 #2379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96

有無

P.96

南無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71

無奈

 
P.71
白讀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93

有之反;又禁止之詞,通毋

P.92

南無,梵語Namah,合掌稽首,猶云歸依

P.93
白讀

有無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49 #3461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98 #31122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385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1

有無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0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32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37

有無。通毋,禁止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65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32

꜁mò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619

꜁mò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438

꜁mò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294

꜁mò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8

明烏切(moo 下平聲)

其他參考

廣韻
反切 音類 讀音 釋義
武夫切 明虞平 有無也亦漢複姓二氏楚熊渠之後號無庸其後爲氏又有無鉤氏出自楚姓武夫切二十一
有無也亦漢複姓二氏楚熊渠之後號無庸其後爲氏又有無鉤氏出自楚姓武夫切二十一
康熙字典
〔古文〕𣟒𣚨𠘩【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