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7099
部首
倉頡 BF
康熙字典 P.667 #24
宋本廣韻 P.423 #10
P.518 #22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zek3]  13 [zik3]  5 [zik1]  3 [ze3]  1 [gau3]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40 #4676
[zek3]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47 #12095
[zek3]

親近;火上炕肉;眾人所嗜,膾炙

P.353 #12332
[zik3] 本讀

燒烤;薰染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28 #2355
[zek3]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95
[zek3] 又讀
P.95
[zik3]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29
[zek3]

親近;火上炕肉;眾人所嗜,膾炙

P.131
[zik3] 本讀

燒烤;薰染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33 #0691
[zek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91 #34555
[zek3]
 
P.291 #34555
[zik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22
[zek3]

用火煎,親近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21
[zek3]
P.32
[zik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𬉿 P.14
[zek3]
 
𬉿 P.10
[zik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7
[zek3]
P.47
[zik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71
[zek3]
     
P.51
[gau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37
[zek3]

㈠薰炙,親炙。又讀職

 
P.37
[zik1] 又讀

㈠薰炙,親炙。又讀職

P.37
[ze3]

㈡膾炙,燒肉也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30

chik⸰   [zik3]

⑤俗讀薰炙之炙如織膾炙之炙,如蔗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14*

chik꜇   [zik6]

P.14*

chek꜇ [usually pronounced]   [zek6]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8

之石切(chëik 上入聲)   [zek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石切,音隻。【說文】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書·泰誓】焚炙忠良。【疏】焚,炙,俱燒也。 又【詩·大雅】旣之隂女,反予來赫。【傳】赫,炙也。【疏】王肅云:我隂知汝行矣。乃反來赫炙我,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 又親近也。【孟子】况於親炙之者乎。【註】親近而薰炙之也。 又【玉篇】熱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夜切,音蔗。義同。 又【唐韻正】古音之恕反。【枚乗·兔園賦】於是從容安步,鬭雞走兔,俛仰釣射,煎熬炮炙,極樂到暮。射音樹。 又叶陟略切。【詩·小雅】執爨踖踖,爲俎孔碩,或燔或炙。【朱傳】踖,叶七略反,碩,叶常約反,俱與末句萬壽攸酢酢字叶。又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又【大雅】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殽𦜉臄,或歌或咢。【朱註】薦,叶卽略反。 【說文】籀文作𤒗。枚乘《菟園賦》。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