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6FE1
部首
倉頡 EMBB
康熙字典 P.656 #8
宋本廣韻 P.75 #18
P.123 #32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jyu4]  14 [seoi1]  2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22 #1661
[jyu4]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32 #11572
[jyu4]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26 #2323
[jyu4]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94
[jyu4]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41
[jyu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24
[jyu4]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14 #2575
[jyu4]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01 #13242
[jyu4]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50
[jyu4]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
[jyu4]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8
[jyu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27
[jyu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36
[jyu4]

沾濡,濡染,濡滯。或讀須

P.36
[seoi1] 又讀

沾濡,濡染,濡滯。或讀須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59
[jyu4]
P.57
[seoi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26

꜁ü   [jyu4]

P.226

꜁i   [ji4]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474

꜀sü   [seoi1]

P.636

꜁ü   [jyu4]

Name of a river in the east of Kwángsí

P.636

꜀sü [usually pronounced]   [seoi1]

Name of a river in the east of Kwángsí

P.636

꜃nün   [nyun5]

Sediment, dirty water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9

喻於切(-ü 下平聲)   [jyu4]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𠀤音儒。水名。【說文】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洓。【廣輿記】濡水,出易州窮獨山。一名聖女水。 又水出蒼梧。【水經注】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 又漬也。【詩·邶風】濟盈不濡軌。 又滯也。【孟子】是何濡滯也。 又鮮澤也。【詩·小雅】六轡如濡。 又溺也。【史記·倉公傳】不亟治病,必入濡腎。 又溼也。【禮·曲禮】濡肉齒決。 又含忍曰濡。【史記·聶政傳】無濡忍之心。【註】濡,潤也。人性溼潤,則能含忍。 又【集韻】【韻會】𠀤人之切,音而。水名。【左傳·昭七年】公與齊侯燕人盟于濡上。【註】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閒鄚縣,入易水。 又與胹通。【禮·內則】濡豚,濡雞。【註】濡,謂亨之以汁和也。 又【集韻】詢趨切,音須。義同。 又人余切,音如。安也。【莊子·徐無鬼】有濡需者。【註】濡需,謂偷安須臾之頃。 又【唐韻】乃官切【集韻】奴官切,𠀤音渜。水名,在遼西。【水經注】濡水,出禦夷鎭東南。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柔忍也。或作𠠐。 又【集韻】【正韻】𠀤乳兗切,音耎。與輭軟同。柔也。通作耎。 又【集韻】儒遇切,音孺。亦沾溼也。 又奴亂切,與渜同。沐浴餘潘也。 又奴臥切,懦去聲。水貌。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