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6F37
部首
倉頡 EYDL
康熙字典 P.647 #13
宋本廣韻 P.509 #40
P.512 #25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gwok3]  3 [kwok3]  2 [fok3]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16 #1548
[kwok3]

㈡ 漷水,古水名

P.116 #1548
[fok3]

㈠ 地名,漷縣鎮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92
[gwok3]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30
[kwok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3
[gwok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33
[gwok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23

kwok⸰   [gwok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苦郭切【集韻】闊鑊切,𠀤音廓。水名。【說文】水在魯。【春秋·襄十九年】取邾田自漷水。 又縣名,屬北直。【廣輿記】漢泉州地,遼漷隂。 又【廣韻】虎伯切【正韻】霍虢切,𠀤音砉。又【集韻】光鑊切,音郭。又廓擭切,音鄺。又廓獲切,音虢。義𠀤同。 又【集韻】忽郭切,音霍。泧漷,水勢相激貌。【郭璞·江賦】潰濩泧漷。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