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6DD6
部首
倉頡 EYAJ
康熙字典 P.629 #27
宋本廣韻 P.416 #35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naau6]  12 [coek3]  3 [dou6]  3 [zoek3]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11 #1466
[naau6]

㈠ ①爛泥。②泥坑:泥淖。③湖泊:淖爾(蒙古語湖泊)

P.111 #1466
[coek3]

㈡ 〈古〉通綽,寬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00 #07031
[naau6]

坭也,濕泥

P.45 #01522
[coek3]

通綽。淖約,柔弱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434
[naau6]

爛污泥:泥淖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89
[naau6]
   
P.89
[zoek3]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63
[naau6]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76
[naau6]

坭也,濕泥

P.18
[coek3]

通綽。淖約,柔弱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52 #3549
[naau6]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35 #21241
[naau6]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
[naau6]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
[naau6]
 
P.2
[dou6]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46
[naau6]
 
P.52
[dou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35
[naau6]

泥淖。又讀道

 
P.35
[dou6] 又讀

泥淖。又讀道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13

náu꜅   [naau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13

náu꜅   [naau6]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5

尼教切(naou 下去聲)   [naau6]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奴敎切,音鬧。【說文】泥也。【左傳·成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違於淖。 又【字林】濡甚曰淖。【前漢·郊祀志】堅冰淖溺。 又水名。【山海經】西北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有三澤,名曰三淖。 又姓。【路史】楚淖國先爲淖氏。 又【集韻】直敎切,音棹。和也。【儀禮·士虞禮】嘉薦普淖。【註】普,大。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 又尺約切,音綽。與繛綽𠀤同。【說文】𦅻也。【莊子·逍遙遊】淖約如處子。【註】淖約,柔弱貌。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