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涷
碼位 | U+6DB7 |
---|---|
部首 | 水 |
倉頡 | EDW |
康熙字典 | P.628 #18 |
宋本廣韻 |
P.23 #5 P.342 #23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分佈
根據 | [dung1] 3 | [dung3] 3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89
[dung1]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2
[dung1]
|
P.2
[dung3]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13
[dung1]
|
P.13
[dung3]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215
꜀tung [dung1] |
P.215
tung꜄ [dung3]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𠀤音東。水名。【說文】涷水,出發鳩山,入于河。 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註】江東呼夏月暴雨爲涷雨。 又【玉篇】瀧涷,露貌。一曰沾漬貌。 又顆涷,草名。【本草】款冬一名顆涷。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多貢切,音凍。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