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讀音
根據 | 2 | 2 | 1 | 1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P.101 #1314
㈢古水名,即今槐河,在河北省 |
P.101 #1314
㈡古水名,即今河南省葉縣沙河 |
P.101 #1314
㈠泜河,水名,在河北省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88
水名,在河北 |
P.88
水名,在河南 |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𠀤丁計切,音帝。水名,在常山。【一統志】泜水,在臨城縣西北。【前漢.張耳傳】斬餘泜水上。【註】蘇林曰:泜音祇。晉灼曰:問其方人音柢。師古曰:蘇晉二說皆是也。蘇音祇敬之祇,音執夷反,古音如是。晉音根柢之柢,音丁計反,今其土俗呼之則然。 又【廣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𠀤音脂。又【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陳尼切,𠀤音遲。義𠀤同。 又【集韻】直几切【韻會】【正韻】丈几切,𠀤音雉。與滍同。水出南陽。【左傳.僖三十三年】楚子上與晉師夾泜而軍。【註】泜水,出魯陽縣,東經襄城定陵入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