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6C10
部首
倉頡 HPM
康熙字典 P.597 #19
宋本廣韻 P.58 #25
P.87 #35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dai1]
13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㈡ 中國古代西部的少數民族名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古部落名;星名
  3.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中國古代西部的少數民族,「五胡」之一
  4.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5.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氐族,氐宿
  6. 粵語同音字典
    古部落名;星名
  7. 部身字典
    ㈡氐族,古西戎之一。(與低同)。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曰天根
  8. 粵音韻彙
  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10.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2.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古西戎之種族也
  3.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dai2]
10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㈠ 〈古〉根本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至也;大氐,大約;同柢,根本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㈡根本義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根本
  5. 粵語同音字典
    至也;大氐,大約;同柢,根本
  6. 部身字典
    ㈠至也。大氐,大約也,同抵。根本也,同柢
  7. 粵音韻彙
    至也
  8.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10.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讀音分佈
根據 [dai1]  13 [dai2]  10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4 #0134
[dai1]

㈡ 中國古代西部的少數民族名

P.14 #0134
[dai2]

㈠ 〈古〉根本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57 #01977
[dai1]

古部落名;星名

P.57 #01986
[dai2]

至也;大氐,大約;同柢,根本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410
[dai1]

中國古代西部的少數民族,「五胡」之一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15 #2077
[dai1] 建議讀音

P.115 #2077
[dai2]

㈡根本義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86
[dai1]

氐族,氐宿

P.86
[dai2]

根本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22
[dai1]

古部落名;星名

P.22
[dai2]

至也;大氐,大約;同柢,根本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59 #34141
[dai1]

㈡氐族,古西戎之一。(與低同)。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曰天根

P.259 #34141
[dai2]

㈠至也。大氐,大約也,同抵。根本也,同柢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9
[dai1]
P.9
[dai2]

至也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6
[dai1]
P.46
[dai2]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0
[dai1]
P.50
[dai2]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44
[dai1]
P.44
[dai2]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33
[dai1]

古西戎之種族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11
[dai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201

꜂tai   [dai2]

P.201

꜀tai   [dai1]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489

꜀tai   [dai1]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7

丁啟切(ty 上上聲)   [dai2]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𢎮【唐韻】丁禮切【集韻】典禮切,𠀤音邸。【說文】氐,至也。从氏,下著一。一,地也。 又本也。【詩·小雅】尹氏大師,維周之氐。【毛傳】氐,本也。正義曰:氐,讀從邸。若四圭爲邸,故爲本,言是根本之臣也。又【鄭箋】氐,當作桎鎋之桎。《孝經鉤命決》云:孝道者,萬世之桎鎋。《說文》云桎車鎋也。則桎是鎋之別名,以鎋能制車,喻大臣能制國也。桎,之寔反,又丁履反。鎋又作轄,胡𦟈反。○按今《詩》從毛傳,讀若邸。 又與抵同。歸也。【前漢·食貨志】天下大氐無慮皆鑄金錢。【又】大氐皆遇吿。【註】師古曰:氐,讀曰抵,歸也。大氐,猶言大凡也。又【左思·三都賦】作者大氐舉爲憲章。【註】氐,音旨。義同。今俗書作抵。 又氐人,外國名,在建木西,人面魚身,無足。見【山海經】。氐,音觸抵之抵。舊註附入都奚切,今訂正。 又木之根氐也。亦作柢。義詳木部。 又人所托宿亦曰氐。通作邸。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氐道,地名,在廣漢。 又【廣韻】丁尼切【集韻】張尼切,𠀤音胝。氐池,縣名。或作旨而切,音支,非是。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𠀤音低。氐羌也。【詩·商頌】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正義曰】氐羌之種,漢世仍存。其居在秦隴之西。【路史】氐羌數十,白馬最大。【前漢·地理志】隴西郡有氐道、羌道二縣。【魚豢·魏略】漢置武都郡,排其種人,分竄山谷,或號靑氐,或號白氐。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孫炎曰:角亢下繫于氐,若木之有根。【史記·天官書】氐四星,東方之宿。氐者,言萬物皆至也。【甘氏星經】氐四星爲天宿宫,一名天根,二名天符。【禮·月令】季冬之月旦氐中。又【前漢·地理志】韓地,角、亢、氐之分野。 又同低。俛也。【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仰給。【註】師古曰:氐首,猶俯首。 又賤也。【前漢·食貨志】其價氐賤減平。 又墨神曰回氐。見【致虛閣雜俎】。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丁計切,音帝。東方宿也。義見上。
考證:〔孝經鉤命訣。〕 謹照原晝訣改決。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