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欶
碼位 | U+6B36 |
---|---|
部首 | 欠 |
倉頡 | DLNO |
康熙字典 | P.568 #3 |
宋本廣韻 |
P.439 #7 P.465 #1 |
異體字 |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根據 | [sok3] 1 | [sau3] 1 | [cuk1] 1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82
[sok3]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P.79
#12412
[sau3]
同嗽 |
P.79
#12412
[cuk1]
同嗽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 |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
P.451
shok꜆ [sok3]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所角切【集韻】【韻會】色角切,𠀤音朔。【說文】吮也。【通俗文】含吸也。【韓愈詩】酒醪傾共欶。 又著也。【淮南子·修務訓】淬霜露,欶𨃤趹。 【集韻】或作嗽、𠲿、嗍。 又【集韻】所六切,音縮。又蘇谷切,音速。義𠀤同。 又【廣韻】蘇奏切【集韻】先奏切,𠀤音漱。上氣也。一曰咳也。與嗽同。【周禮·天官·疾醫】冬時有嗽,上氣疾。【註】嗽,亦作欶。【疏】上氣逆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