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6A97
倉頡 SJD
康熙字典 P.557 #4
宋本廣韻 P.513 #48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5  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91 #5428
P.391 #5428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2 #00365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335
P.335
又讀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80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6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15 #51531

同蘗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92

pák⸰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阨切,音伯。【說文】黃木也。【本草】檗,或作蘖。【司馬相如.子虚賦】檗離朱楊。【張揖曰】檗,皮可染者。 又小檗。【本草】陶弘景曰:子檗,樹小,狀似石榴,皮黃而苦。 又【類篇】蒲歷切,音椑。槃也。从檗。蘖,非。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