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6896
倉頡 DBUC
康熙字典 P.529 #3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3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70 #5126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51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82

pui꜄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781

púi꜄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562

púi꜄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95

púi꜄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集韻】【類篇】𠀤博蓋切,音貝。【酉陽雜俎】梖多木,出摩伽佗國,長六七丈,經冬不彫,取其皮書之。本作貝。俗作梖。【廣州記】嵩寺忽有思惟樹,卽貝多也。有人坐貝多樹下思惟,因以名焉。【寰宇志】緬甸在滇南,有樹頭椶,高五六尺,結實如㭨子,卽貝樹也,偭人取其葉寫書。【唐.張喬.貝多樹詩】還應毫末長,始見拂丹霄。得子從西國,成隂見昔朝。餘詳貝字註。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