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6642
倉頡 AGDI
康熙字典 P.494 #22
宋本廣韻 P.59 #18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5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406 #5608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80 #09692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30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P.101 #1769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71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38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05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79 #4182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8 #12112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568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2

時辰,時刻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23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28

時候也,時代也,時常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5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67

꜁shi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851

꜁shí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612

꜁shí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436

꜁shí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15

時希切(s'e 下平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上卷‧第 9 頁‧後半
〈六桂本〉一卷‧第 18 頁‧後半

第三幾紀記 平聲 時小韻

辰名。又時刻

小韻同音字:旹, 塒, 鰣, 匙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𠀤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又【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又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又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又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又【韻補】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又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