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653E
部首
倉頡 YSOK
康熙字典 P.469 #3
宋本廣韻 P.313 #4
P.426 #48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fong3]
14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釋出;安置;斥逐;肆意;開也;發出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5. 粵語同音字典
    釋出;安置;斥逐;肆意;開也;發出
  6. 同音字彙
  7. 部身字典
    ㈠放出也。收之反。置也,如安放
  8. 道字典
    放開,放肆
  9. 粵音韻彙
  10.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2.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縱也,逐也,棄散也,放大也,開放也
  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依據,「放於利而行」;至也;效也
  2. 粵語同音字典
    依據,「放於利而行」;至也;效也
  3. 部身字典
    ㈡效也,通倣
  4.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5.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讀音分佈
根據 [fong3]  14 [fong2]  5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429 #5920
[fong3]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85 #02887
[fong3]

釋出;安置;斥逐;肆意;開也;發出

P.85 #02870
[fong2]

依據,「放於利而行」;至也;效也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97 #1694
[fong3]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68
[fong3]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2
[fong3]

釋出;安置;斥逐;肆意;開也;發出

P.32
[fong2]

依據,「放於利而行」;至也;效也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56 #1242
[fong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01 #5134
[fong3]

㈠放出也。收之反。置也,如安放

P.401 #5134
[fong2]

㈡效也,通倣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48
[fong3]

放開,放肆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8
[fong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
[fong3]
P.5
[fong2]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33
[fong3]
P.33
[fong2]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39
[fong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27
[fong3]

縱也,逐也,棄散也,放大也,開放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5
[fong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59

fong꜄   [fong3]

P.159

꜂fong   [fong2]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57

fong꜄   [fong3]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5

非壯切(fong 上去聲)   [fong3]

P.15

非綁切(fong 上上聲)   [fong2]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匸【唐韻】【集韻】【韻會】𠀤甫妄切,音舫。【說文】逐也。【小爾雅】棄也。【書·舜典】放驩兜于崇山。【疏】放逐。【左傳·宣元年】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衞。【註】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遠。 又【書·武成】放牛于桃林之野。【疏】據我釋之,則云放。 又【禮·曲禮】毋放飯。【註】去手餘飯於器中。 又【左傳·昭十六年】獄之放紛。【註】放,縱也。 又【論語】隱居放言。【何晏註】放,置也,不復言世務。 又【孟子】如追放豚。【趙岐註】放逸之豕。 又【博雅】妄也。【玉篇】散也。【增韻】肆也,捨也。【正韻】廢也。 又【廣韻】分兩切【集韻】甫兩切【正韻】妃兩切,𠀤音昉。同倣。學也。【玉篇】比也。【類篇】效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疏】能放效上世之功。 又【周禮·天官】食醫,凡君子之食恆放焉。【註】放,猶依也。 又【孟子】放乎四海。【趙岐註】放,至也。 又【集韻】分房切。方,或作放,倂船也。【前漢·禮樂志】神裴回若留放,殣冀親以肆章。 【說文】从攴作放。放字原从攴作。
考證:〔【前漢·禮樂志】神裴回若留放,殣冀親與肆章。〕 謹照原文與改以。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