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攭
碼位 | U+652D |
---|---|
部首 | 手 |
倉頡 | QVOI |
康熙字典 | P.465 #12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讀音分佈
根據 | [lo2] 2 | [lai5] 1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67
[lai5]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25
[lo2]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7
[lo2]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韻會】【正韻】𠀤魯果切,音裸。無毛羽貌。【荀子·賦篇】攭攭兮其狀,屢化如神。或作㒩。 又【正韻】力霽切,音例。分判也。【荀子·賦篇】攭兮其相逐而反也。【註】與劙同。言雲或分散,相逐而還於山。
考證:〔【荀子·賦論篇】攭攭兮其狀,屢化如神。又【荀子·賦論篇】攭兮其相逐而反也。〕 謹照原書兩賦論篇𠀤省論字。
考證:〔【荀子·賦論篇】攭攭兮其狀,屢化如神。又【荀子·賦論篇】攭兮其相逐而反也。〕 謹照原書兩賦論篇𠀤省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