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638A
部首
倉頡 QYTR
康熙字典 P.437 #1
宋本廣韻 P.154 #27
P.211 #27
P.215 #30
P.326 #36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pau2]  7 [pau4]  6 [fau2]  4 [paau5]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217 #3013
[pau2]

㈡ ①擊。②抨擊:掊擊。③打破。④擊破:掊斗折衡

P.217 #3013
[pau4]

㈠ ①斂取。②聚斂:掊克。③同「抔」,用手扒土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58 #08929
[pau2]

通剖,擊也

P.258 #08935
[pau4]

聚歛,掊克

P.80 #02675
[fau2] 又讀

割開,解掊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310
[pau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63
[pau2]

破、剖

P.63
[pau4]

掊克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97
[pau2]

通剖,擊也

P.97
[pau4]

聚歛,掊克

P.30
[fau2] 又讀

同剖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15 #51531
[pau4]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12
[pau4]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4
[pau2]
 
P.24
[fau2]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49
[pau2]
 
P.49
[fau2]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23
[paau5]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46

꜁p’au   [pau4]

P.146

꜁p’áu   [paau4]

P.146

꜂p’au   [pau2]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61

꜂p‘au   [pau2]

Interchanged with [꜀pau] 裒; to add; to grash, to take to one; to exact; to get salt out of seawater;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步侯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侯切,𠀤音裒。【說文】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史記·封禪書】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後漢·百官志鹽官註】鹽官掊坑而得鹽。 又聚斂也。【詩·大雅】曾是掊克。【揚子·方言】深也。【郭璞註】掊克深能。 又與裒通。減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古易作掊。 又【唐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𠀤音浮。亦把也。 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𠀤音庖。引取也。或作捊。又作抱。 又【唐韻】方苟切【集韻】【韻會】【正韻】彼口切,𠀤音㨐。擊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后切,音剖。義同。【莊子·人閒世】自掊擊於世俗。 又與剖同【莊子·胠篋篇】掊斗折衡。 又【集韻】【韻會】𠀤芳遇切,音赴。與踣仆同。頓也。【史記·呂后紀】顧麾左右。執戟者掊兵罷去。 又【集韻】鼻墨切,音匐。義同。 又蒲枚切,音裴。克也。 又姓。【史記·袁盎傳】乃之掊生所問占。【註】秦時賢士。善術者。【漢書】作棓。 【說文】父溝切。本作㧵。隸省作掊。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