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637B
部首
倉頡 QOIP
康熙字典 P.435 #30
宋本廣韻 P.542 #10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分佈
根據 [nip6]  9 [nim2]  7 [nim1]  5 [nin2]  2 [nim3]  1 [nim6]  1 [nan2]  1 [nip3]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219 #3045
[nip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10 #07315
[nip6]

以手撚按柔物

 
P.212 #07395
[nim1]

同拈;兩指相搓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315
[nim2] 又讀

①用手指頭搓:捻線。②用手指捻成的東西:紙捻兒

 
P.315
[nin2]

①用手指頭搓:捻線。②用手指捻成的東西:紙捻兒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92 #1588
[nim2] 又讀
 
P.92 #1588
[nin2] 建議讀音
   
P.92 #1588
[nan2] 白讀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254
[nip6]
P.63
[nim2]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52
[nim2]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80
[nip6]

以手撚按柔物

 
P.81
[nim1]

同拈;兩指相搓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53 #3581
[nim2]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08 #35145
[nim2]

㈠以兩指相搓也,如搓成之紙條曰「紙捻」。清咸豐中有亂人稱捻子

         
P.308 #35145
[nip3]

㈡捏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0
[nip6]
P.26
[nim2]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4
[nip6]
 
P.24
[nim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26
[nip6]
 
P.26
[nim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37
[nip6]
 
P.106
[nim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25
[nip6] 本讀

以兩指相搓為一捻也。原讀如聶

     
P.25
[nim3]

以兩指相搓為一捻也。原讀如聶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3
[nim6]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46

nip꜇   [nip6]

P.146

꜀nim   [nim1]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33

níp꜇   [nip6]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3

尼帖切(neep 下入聲)   [nip6]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奴協切【集韻】【韻會】諾協切,𠀤念入聲。【說文】指捻也。【集韻】捏也。【靑瑣高議】明皇時有獻牡丹者,時貴妃勻面,口脂在手,印於花上,詔栽於仙春館。來歲花開,瓣有指印,名爲一捻紅。 又【正韻】尼輒切,音聶。義同。 又【集韻】乃結切,音涅。按也。或作敜。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