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6276
倉頡 QQO
康熙字典 P.419 #5
宋本廣韻 P.77 #46
P.79 #48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204 #2860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88 #02976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87 #1483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60
P.60
同匍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39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3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58 #127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7 #1135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92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8

持也,扶助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5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61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1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24

助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40

꜁fu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155

꜁fú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118

꜁fú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58

꜁fú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8

扶烏切(foo 下平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𢻳𢱿【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符。【說文】佐也。一曰相也。【揚子.方言】護也。【郭璞註】扶挾將護。【論語】顚而不扶。【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註】以義自助也。 又緣也。【晉語】侏儒扶盧。 又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 又澤名。【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地有扶澤,澤中多柳。 又姓。【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 又【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 又與𩖬通。大風也。 又【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夫。【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註】鋪四指曰扶。通作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註】側手曰膚,按指曰寸。 又幼小貌。【揚子.太𤣥經】赤子扶扶。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與匍同。手行也。【左傳.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註】伏,蒲北反【禮.檀弓】詩云:扶服救之。【陸氏音義】作匍匐,音同。 又【前漢.天文志】晷長爲潦,短爲旱,奢爲扶。【註】鄭氏曰:扶當爲蟠,齊魯之閒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晉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 又叶房尤切,音浮。【陸雲.答兄詩】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
考證:〔【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扶寸而合。【註】側手曰扶,按指曰寸。通作膚。〕 謹照原文兩扶字𠀤改膚。以通作膚三字移於公羊傳之上。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