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讀音
根據 | 2 | 1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60
|
P.60
同拖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ch’i |
其他參考
廣韻
反切 | 音類 | 讀音 | 釋義 |
---|---|---|---|
移爾切 | 以開支上 | 加也又離也又弋支切或作拸 | |
加也又離也又弋支切或作拸 |
康熙字典
【集韻】同拕。詳拕字註。 又【集韻】待可切,駝上聲。引也。【音學五書】古音徒可切。後人誤入紙韻。【詩.小雅】伐木掎矣。析薪扡矣。詳掎字註。 又【唐韻】移爾切,迤上聲。加也。又離也。 又【集韻】【韻會】𠀤丑豸切,褫上聲。析也。又落也。與搋同。或作拸。 又【集韻】【韻會】𠀤丈尒切,音豸。義同。又【集韻】丈蟹切,音廌。亦析也。 又余支切,音移。遷徙也。 又是義切,音豉。牽也。【韻會】《說文》引《詩》漢五經本作杝,今文《毛詩》陸德明所定作扡,音異字異而義實同。◎按《詩.小雅.釋文》敕氏反。又疏云:扡者,施也。觀其裂而漸相施及也。諸家音訓多从紙韻,今依《類篇》以古音爲正,而餘音附之。
考證:〔按詩小雅箋註,敕氏反。〕 謹照原書箋註改釋文。
考證:〔按詩小雅箋註,敕氏反。〕 謹照原書箋註改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