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613E
部首
倉頡 POND
康熙字典 P.397 #5
宋本廣韻 P.361 #23
P.390 #23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koi3]  12 [hei3]  7 [ngat6]  2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25 #1708
[koi3]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86 #06599
[koi3]

恨怒也

P.134 #04675
[hei3]

太息也,長歎也

P.8 #00244
[ngat6]

同訖,至也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83 #1390
[koi3]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56
[koi3]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58
[koi3]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71
[koi3]

恨怒也

P.52
[hei3]

太息也,長歎也

P.4
[ngat6]

同迄,至也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21 #2771
[koi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29 #53123
[koi3]

㈡所恨怒者也,如「同仇敵愾」

P.429 #53123
[hei3]

㈠太息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6
[koi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3
[koi3]
P.3
[hei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6
[koi3]
P.45
[hei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30
[koi3]
P.75
[hei3]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32
[hei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32

hi꜄   [hei3]

P.132

k’iu꜄   [kiu3]

P.132

ngat꜇   [ngat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81

hí꜄   [hei3]

P.170

k‘oi꜄   [koi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𠀤許旣切,音欷。【說文】太息也。【詩·曹風】愾我寤歎。◎按陸德明音義本作苦愛反。 又【廣韻】苦蓋切【集韻】【正韻】丘蓋切,𠀤音磕。【博雅】滿也。【禮·祭義】出戸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太息之聲。 又【集韻】口漑切,音慨。【玉篇】怒也。【左傳·文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註】愾,恨怒也。 又【集韻】許訖切。與迄同。【爾雅·釋詁】至也。本作迄。或作愾。【禮·哀公問】君行此五者,則愾乎天下矣。〇按《說文》从心从氣,氣亦聲,故許旣切最近。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