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6020
倉頡 IRP
康熙字典 P.381 #15
宋本廣韻 P.274 #8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4  9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49 #4807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10 #10803

懶慢,怠惰

P.70 #02423
原讀

懶慢,怠惰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242
又讀
P.24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54
P.54
又讀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56

怠工

P.55

怠慢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17

懶慢,怠惰

P.28
原讀

懶慢,怠惰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98 #468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80 #4514
校訂註 注音本作下上,今從直音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679
又讀
P.679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5

怠惰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7
P.36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29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22

慢也,懈也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27

toi꜅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1051

toi꜅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750

toi꜅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541

toi꜅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6

大個切(to[r] 下去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下卷‧第 32 頁‧前半
〈六桂本〉三卷‧第 39 頁

第二十三科火貨 去聲 怠小韻

懈怠

小韻同音字:惰, 墮, 嶞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徒亥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𠀤音待。【說文】慢也。【玉篇】懈也。【書.大禹謨】汝惟不怠。 又通作殆。【左傳.昭五年】滋敝邑休殆。 又【韻會】他代切,音貸。義同。◎按玉篇,廣韻,集韻皆無去聲。韻會从毛氏增。 又【集韻】【類篇】【韻會】𠀤盈之切,音怡。義同。【易.雜卦傳】謙輕而豫怠也,虞氏作怡。【史記.始皇紀】視聽不怠。【劉歆.烈女贊】言行不怠。【註】𠀤音怡。 又鳥名。【莊子.山木篇】東海有鳥焉,名曰意怠。 又【集韻】湯來切,音胎。義同。 又叶堂來切,音臺。【荀子.堯問篇】執一無失,行微無怠,忠信無倦,而天下自來。【越語】范蠡曰:得時無怠,時不再來。俱叶灰韻。 又叶養里切,音以。【詩.小雅】無俾大怠。叶上恥字。 又叶徒替切,音第。【歐陽修.范仲淹墓銘】藏其子孫,寵及後世。惟百有位,可勸無怠。
考證:〔又通作殆。【左傳.昭五年】滋敝邑休怠。〕 謹照韻會所引,左傳怠改殆。〔【莊子.山木篇】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 謹照原文省其字。〔【荀子.堯問篇】熱無失,行微無怠,忠信無倦,而天下自來。〕 謹按熱乃執一二字之譌,謹照原文熱無失改爲執一無失。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