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5C3A
部首
倉頡 SO
康熙字典 P.299 #32
宋本廣韻 P.518 #2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分佈
根據 [cek3]  15 [ce2]  5 [ce1]  4 [cik3]  1 [cik1]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295 #4084
[cek3]

㈠ ①長度單位。②量長度的用具:直尺。③某些長條形或由多個長條形組成的文具。④法度:尺度。⑤狹小的(地方):寸金尺土

P.295 #4084
[ce2]

㈡ 音階的一種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6 #01205
[cek3]

度名,十寸

 
P.36 #01194
[ce1]

工尺,音符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67 #1057
[cek3] 建議讀音

P.67 #1057
[ce2]

㈡樂譜記音符號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42
[cek3]

尺寸

P.42
[ce2]

工尺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11
[cek3]

尺寸

P.45
[ce2]

樂符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5
[cek3]

度名,十寸

 
P.15
[ce1]

工尺,音符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207 #4883
[cek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39 #4135
[cek3]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22
[cek3]

丈尺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22
[cek3]
P.21
[ce2]

工尺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1
[cek3]
 
P.51
[ce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4
[cek3]
 
P.72
[ce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72
[cek3]
     
P.169
[cik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18
[cek3]

十寸為尺也。尺素,尺書,書信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36
[cek3]
   
P.34
[cik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01

ch’ik꜆   [cik1]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15*

ch‘ik꜇   [cik6]

P.15*

ch‘ek꜇ [usually pronounced]   [cek6]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0

丑石切(ch'ëik 上入聲)   [cek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石切,音赤。【說文】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動衇爲寸口,十寸爲尺,規矩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家語】布指知尺,舒肱知尋。【前漢·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蔡邕·獨斷】夏十寸爲尺,殷九寸爲尺,周八寸爲尺。【周禮·司市】疏置丈尺於絹布之肆。 又大尺曰施。【管子·地員篇】其施五尺。【註】施音遺,大尺之名。 又【小爾雅】五尺謂之墨。【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註】五尺爲墨,倍墨爲丈。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宮室,其名爲墨,則墨者工師之五尺也。 又【唐輦下歲時記】二月朔日爲中和節,賜大臣戚里尺,謂之裁度民閒。 又法三尺,謂以三尺竹𥳑書寫法律,故俗謂舞文爲弁髦三尺。今以三尺爲𠛬具,非也。 又叶昌約切,音綽。【詩·魯頌】是尋是尺。叶下作若。 【韻會】通作赤。
考證:〔【說文】周制,寸,尺,咫,尋,常,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 謹照原文常字下增仞字。〔【周禮·地官】置丈尺於絹布之市。〕 謹照原文地官改爲司市疏,市改肆。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