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5967
部首
倉頡 HBK
康熙字典 P.253 #19
宋本廣韻 P.418 #29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ou3]  14 [ngou3]  4 [juk1]  1 [ou2]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99 #2801
[ou3]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53 #08800
[ou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58 #856
[ou3]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35
[ou3]
P.35
[ngou3] 又讀
P.35
[juk1]
通燠
P.35
[ou2] 又讀
通燠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70
[ou3]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96
[ou3]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62 #3776
[ou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39 #32435
[ou3]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2
[ou3]

深奧

P.70
[ngou3]

深奧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2
[ou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4
[ou3]
P.44
[ngou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3
[ou3]
P.52
[ngou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16
[ou3]

深奧:不易明也。又歐洲國名奧援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8
[ou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81

ò꜄   [ou3]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39

ò꜄   [ou3]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9

烏路切(-ou 上去聲)   [ou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𠀤音墺。室西南隅,人所安息也。【禮·曲禮】爲人子者,居不主奧。【禮運】人情以爲田,故人以爲奧也。 又五祀之祭。【饒雙峰曰】五祀,先設主席,而祭于其所,親之也。後迎尸而祭于奧,尊之也。 又官職。【東觀漢記】桓帝時,初置祕書監,宜掌祕奧。 又積聚。【周語】野無奧草。 又烹和也。【荀子·大略篇】泔之傷人,不若奧之。 又山名。【山海經】丑陽之東三百里曰奧山,奧水出焉。 又七亂切,音竄。爨神也。【禮·禮運】奧者,老婦之祭也。【註】奧,當作爨,祭至尸食竟而祭爨神,其神則先炊也,故謂之老婦。 又【正韻】乙六切,音郁。隈也。水內曰奧。與澳隩通。 又與燠同。【詩·小雅】日月方奧。【前漢·五行志】厥罰常奧。 从宀从釆。俗作奥,非。【正字通】字彙廾部𢍢,音訓重出,今倂于此。說文奧从宀𢍏聲。宷,从宀从釆。从宀从釆或从凢从釆不成字。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