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58C1
部首
倉頡 SJG
康熙字典 P.240 #10
宋本廣韻 P.523 #43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bik1]  14 [bek3]  11 [bik3]  2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68 #2347
[bik1] 文讀
P.168 #2347
[bek3] 白讀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8 #00563
[bik1]

牆壁,壁壘

P.16 #00483
[bek3] 白讀

居室內牆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55 #804
[bik1] 建議讀音
P.55 #804
[bek3] 白讀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33
[bik1]
P.33
[bek3] 白讀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8
[bik1]

牆壁,壁壘

P.7
[bek3] 白讀

居室內牆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9 #0173
[bik1]

牆壁,峭壁,絕壁,銅牆鐵壁,懸崖絕壁

P.8 #0165
[bek3]

(見17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14 #51531
[bik1]
P.414 #51531
[bek3]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16
[bik1]

牆壁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1
[bik1]
P.21
[bek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1
[bik1]
 
P.51
[bik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1
[bik1]
 
P.11
[bik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67
[bik1]
P.170
[bek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15
[bik1]

牆也,軍營也。又讀餅第九聲

P.15
[bek3] 又讀

牆也,軍營也。又讀餅第九聲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33
[bik1]
P.35
[bek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75

pik꜆   [bik1]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69

pik꜆   [bik1]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7

丙息切(pik 上入聲)   [bik1]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𠀤音繴。【說文】垣也。【釋名】辟也,辟禦風寒也。【孔安國·尚書序】秦始皇焚書,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水衡記】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卽飛去。人以爲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乗雲上天。 又軍壘。【前漢·高帝紀】帝晨馳入韓信張耳壁,奪之軍。【周亞夫傳】吳楚反,亞夫救梁,引兵走昌邑,堅壁而守。 又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晉書·天文志】東壁二星主文籍,天下圖書之府。 又地名。壁州,在三巴,本漢宕渠地,唐高祖武德初置,辟州節度使鄭畋有記。 又赤壁,在蒲圻。【荆州記】蒲圻縣沿江南岸百里,名赤壁,昔周瑜破曹操處。黃州赤壁乃赤鼻山。【水經注】江水左逕赤鼻山,下爲赤鼻磯。蘇軾赤壁前賦及長短句,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蓋傳疑也。 又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馬岌·石壁銘】靑壁千尋。【江淹詩】緬映石壁素。【神仙傳】帛和入西城山,王公令熟視石壁,二年漸覺有文字,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嶽圖。 本作壁,十四畫。說文、經史皆同。字彙从省作壁,入十三畫,因之。壁字从𨐌作。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