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5750
倉頡 OOG
康熙字典 P.225 #15
宋本廣韻 P.306 #37
P.420 #52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7  1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58 #2178
文讀
P.158 #2178
白讀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58 #12540
文讀

腎部下著

P.44 #01515
白讀

臀部下著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156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52 #743
建議讀音
P.52 #743
又讀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30
P.30
白讀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43

坐落

P.43
白讀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33
文讀

腎部下著

P.18
白讀

臀部下著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40 #0867

坐臥,坐立,坐車,坐船,坐落

P.212 #5010

語音(見讀音「助」)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15 #35351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725
P.726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5

讀音

P.36

語音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85

止也,坐立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68
P.68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37
P.37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27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15

坐立也。坐罪,坐獲,坐催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67

꜃ts’o

P.67

tso꜅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1127

tso꜅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806

tso꜅

P.808

꜃ts‘o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582

tso꜅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8

在個切(tso[r] 下去聲)

其他參考

廣韻
反切 音類 讀音 釋義
徂果切 從合一歌上 釋名曰坐挫也骨節挫屈也徂果切二
釋名曰坐挫也骨節挫屈也徂果切二
徂臥切 從合一歌去 被罪又藏果切
被罪又藏果切
康熙字典
〔古文〕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又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又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又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 又【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又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又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又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正座也。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 本作𡋲。【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考證:〔【左傳·桓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門,而覆其山下,大敗之。〕 謹照原文覆其山下改爲覆諸山下。〔本作𡊎。【說文】从土从留省,土所止也。〕 謹照說文𡊎改𡋲。留改畱。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