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 U+543D |
---|---|
總畫數 | 7 |
部首 | 口 (+4畫) |
倉頡 | RHQ |
康熙字典 | P.180 #2 |
宋本廣韻 |
P.327 #2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書名 | [hung1] 7 | [ngau6] 4 | [hau2] 1 | [hau1] 1 | [ngau4] 1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P.240
#3287
[hung1]
㈡ 佛教「六字真言」之一 |
P.240
#3287
[ngau6]
㈢ ①〈方〉呆。②沒精神:發吽哣。③遲鈍。④不聰敏:佢個人好吽嘅 |
P.240
#3287
[hau2]
㈠ 牛叫 |
||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 |||||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
P.144
#05030
[hung1]
阿吽,回教掌者;梵咒用字 |
P.7
#00222
[ngau6]
語詞。吽哣:精神不振,無精打彩,見《學粵詞典》及《廣州話方言詞典》。又《廣州話方言研究》寫作「怐豆」,發獃也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21
[hung1]
佛教用語 |
P.21
[ngau6]
吽哣 |
P.21
[hau1]
狗爭鬥聲 |
||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 |||||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
P.56
[hung1]
阿吽,回教掌者;梵咒用字 |
P.3
[ngau6]
語詞。吽哣:精神不振,無精打彩 |
|||
廣州音字彙 馮思禹, 1971 (1962) | |||||
廣州音字彙
馮思禹, 1971 (1962) |
P.74
[hung1]
|
P.12
[ngau4]
犬爭 |
|||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 |||||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
P.47
[hung1]
|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P.13
[hung1]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50
꜁ngau ㈠ |
P.50
꜀hung ㈡ |
其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