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53F4
倉頡 KNR
康熙字典 P.173 #7
宋本廣韻 P.210 #16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4

1
  1. 部身字典
    同厹 P.264 #34241
讀音分佈
根據  4  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111

同厹

校訂註 讀音根據所參照字補上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64 #34241

同厹

P.264 #34241

同厹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193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8

꜁k’au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𠀤音求。【說文】高氣也。 又叴猶,縣名。【前漢.地理志】臨淮郡叴猶縣。【正字通】漢叴猶,今之泗州。 又叴由,狄國。【戰國策】智伯欲伐叴由,遺之大鐘,載以廣車,因隨入以兵。【註】括地志云:幷州孟縣外城,俗名仇由。史記樗里子傳作仇猶,韓非子作仇繇,吕覽作𠘯繇。【正字通】今太原府孟縣有仇猶城,卽此。 又三隅矛曰叴。【詩.秦風】叴矛鋈錞。【正韻】詩厹矛,下从厶,與叴不同。監本叴字云三隅矛,誤。○按《廣韻》《集韻》俱云:叴、厹同。《正韻》强分爲二,泥。又𠫗、禸,同。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