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50B3
倉頡 OJII
康熙字典 P.114 #23
宋本廣韻 P.143 #22
P.411 #47
P.411 #61
來源: Unihan
本站提供讀音
  1. ﹝動﹞流傳、散播:宣傳傳説傳聞傳遞傳達傳信傳統傳抄
  2. ﹝名﹞驛站:傳舍。又驛站所備的車。 ﹝名﹞人或事蹟的紀錄:經傳傳記。 ﹝動﹞作傳、記載:傳奇。韓愈《送楊少尹序》:「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跡。
    口語讀音,用於「人或事蹟的紀錄」義。自傳正傳外傳水滸傳

討論
  • 有關「傳奇」一詞讀音。
  • 「傳奇」在香港粵語一向以「[zyun6] 奇」為流通讀音,這個讀音亦早為粵音文獻所接受。《部身字典》(1967)、《穗音破音(圈聲)識字軌範》(1971)、《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1992)、《朗文中文基礎詞典》(1994)、《牛津中文初階詞典》(1998)、《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2007) 都將「傳奇」的「傳」標讀 [zyun6]。
  • 倪倬《二奇緣傳奇‧小引》(1643):「傳奇,紀異之書也。無奇不傳,無傳不奇。」當中的「傳」皆作「紀」(作傳、記載)義,讀去聲 [zyun6]。
  •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1993):「傳應當讀作傳記之傳,這裏是名詞用如動詞,並不是傳示之義。」
  • 李軍均《傳奇小説文體研究》(1998) 引述有觀點認為:「『傳奇』之『傳』應是『傳記』之『傳』,而非『傳聞』之『傳』。」
  • 石麟《傳奇小説通論》(2005):「雜傳對傳奇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有人認為傳奇的『傳』應讀為 “zhuàn”(按即粵音 [zyun6])而不是 “chuán”(按即粵音[cyun4全]),傳奇乃是奇傳之意,是為奇人異事記錄立傳。」
  • 普通話「傳奇」讀音為 [cyun4全],情況跟「時間」的「間」普通話、粵音讀音不同的情況相類似。
  • 有香港學者不承認此讀,指 [zyun6] 奇此一有多本字詞典和學者支持的港人實際讀音是錯誤讀音。
  • 例如何文匯博士在香港電台〈粵講粵啱一分鐘〉(2004) 節目網頁指 [zyun6] 奇是錯讀、[cyun4全] 奇才是正讀;歐陽偉豪博士曾經在報章專欄及其著作中多次聲稱「[zyun6] 奇」純粹是大眾習慣讀音,而「[cyun4全] 奇」則可以「透過詞書、透過考證」、通過「意義和句式上的類比」得出。
  • 有電視台在大約 2009 年起以其社會影響力開始積極消滅「[zyun6] 奇」一讀,在該台新聞報道、配音節目、廣吿聲帶中不再容許有多本字詞典支持、港人沿用已久、並且有學理根據的「[zyun6] 奇」出現,而必須將「傳奇」讀成「[cyun4全] 奇」,協助某些學者支持的「[cyun4全] 奇」讀音建立地位(我曾經向該電視台查詢並提出上述「[zyun6] 奇」讀音證據,該台堅持「全奇」一讀,並至少提及何文匯、歐陽偉豪二人支持「全奇」一讀作為該台以「全奇」統一讀音的理由)。該台播音員更在大學向學生講授「正確讀音」時宣稱「[zyun6] 奇」是錯讀。在 2014 年曾經有該台配音員在廣吿聲帶中將「傳奇」讀成「[zyun6] 奇」,在廣吿播放一天多後須重錄,改為一個讀成「[cyun4全] 奇」的版本繼續播放,情況極不尋常。此舉後來獲得其他電視台新聞部門跟隨。
建議
  • 「傳奇」一詞建議沿用粵語流傳讀音「傳(zyun6)奇」,不必跟隨個別傳媒改讀「傳(cyun4全)奇」。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7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㈠①交授。②轉交:傳達.傳授。③傳播:宣傳.傳言。④表達。⑤表露:傳神.傳情 P.57 #0679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傳染;傳授 P.55 #01938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㈠傳達 P.26 #225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傳授 P.8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傳播 P.168
  6. 粵語同音字典
    傳染;傳授 P.22
  7. 同音字彙
    傳達,傳授,傳遞,傳說,傳話,傳播,以訛傳訛 P.219 #5192
  8. 穗音破音(圈聲)識字軌範
    ㈠徐員切,音存,平聲,本字原音,不須破,一先韻。
    ①傳授也;四書:傳不習乎?成語:傳其衣鉢。
    ②繼承也,如薪傳。傳位。傳子代孫。詩禮傳家。藏諸名山,傳諸其人。
    ③流傳也,成語:流傳千古。輾轉相傳。以訛(音俄)傳訛。謬種(破上)流傳。
    ④外洩也,俗語:家醜不出外傳。
    ⑤宣傳也,宣傳主義。宣傳大綱。
    ⑥傳給也,傳聞也,俗語:一人傳十,十人傳百。傳聞失實。
    P.74
  9. 部身字典
    ㈠轉相授也,如「傳位」「傳染」。逮也,如「傳見」,「傳到」 P.70 #12411
  10. 學生粵英詞典 P.59
  1. 道字典
    傳達,傳授,遺傳 P.52
  2. 粵音韻彙 P.52
  3.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P.38
  4.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P.44
  5.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P.132
  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㈠傳聞,傳說,傳遞,傳見,傳到 P.8
  7.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P.62

17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㈡①注釋或闡述經義的著作:經傳.《詩經毛傳》。②敘述、記載人的生平或人物故事的文字或作品:自傳.外傳 P.57 #0679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傳記,紀載事跡,敘述故事 P.371 #13046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㈡小傳 P.26 #225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傳記 P.8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傳記 P.167
  6. 粵語同音字典
    傳記,紀載事跡,敘述故事 P.138
  7. 同音字彙
    傳記,傳贊,傳舍,自傳,立傳,烈士傳 P.49 #1093
  8. 穗音破音(圈聲)識字軌範
    ㈡逐院切,音瑑,破去聲,十七霰(音線)韻。
    ①詮釋也;左丘明詮釋春秋叫左傳;公羊高傳春秋叫公羊傳;榖梁赤傳春秋叫榖梁傳;合稱為三傳。
    ②紀載也;四書:於傳有之。右傳之二章。
    ③小説體裁也,桃花扇傳奇。刺客列傳。
    ④輾轉輪替也,輪寓也,四書:傳食於諸侯。成語:視國家猶傳舍也。
    P.74
  9. 部身字典
    ㈡賢人之書曰傳。紀事而傳之後世者曰傳。傳舍,客館也。傳奇,劇本也 P.70 #12411
  10. 學生粵英詞典 P.58
  1. 道字典
    傳記,經傳,史傳 P.51
  2. 粵音韻彙
    傳記 P.52
  3.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P.38
  4.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P.44
  5.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P.132
  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㈡聖經賢傳,史傳,紀傳,列傳 P.8
  7.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P.62

1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白讀 ㈡①注釋或闡述經義的著作:經傳.《詩經毛傳》。②敘述、記載人的生平或人物故事的文字或作品:自傳.外傳 P.57 #0679
讀音分佈
根據  17  17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7 #0679

㈠①交授。②轉交:傳達.傳授。③傳播:宣傳.傳言。④表達。⑤表露:傳神.傳情

P.57 #0679

㈡①注釋或闡述經義的著作:經傳.《詩經毛傳》。②敘述、記載人的生平或人物故事的文字或作品:自傳.外傳

P.57 #0679
白讀

㈡①注釋或闡述經義的著作:經傳.《詩經毛傳》。②敘述、記載人的生平或人物故事的文字或作品:自傳.外傳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55 #01938

傳染;傳授

P.371 #13046

傳記,紀載事跡,敘述故事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6 #225
建議讀音

㈠傳達

P.26 #225
建議讀音

㈡小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8

傳授

P.8

傳記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68

傳播

P.167

傳記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22

傳染;傳授

P.138

傳記,紀載事跡,敘述故事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219 #5192

傳達,傳授,傳遞,傳說,傳話,傳播,以訛傳訛

P.49 #1093

傳記,傳贊,傳舍,自傳,立傳,烈士傳

 
穗音破音(圈聲)識字軌範 勞崇勳, 1971
穗音破音(圈聲)識字軌範
勞崇勳, 1971
P.74

㈠徐員切,音存,平聲,本字原音,不須破,一先韻。
①傳授也;四書:傳不習乎?成語:傳其衣鉢。
②繼承也,如薪傳。傳位。傳子代孫。詩禮傳家。藏諸名山,傳諸其人。
③流傳也,成語:流傳千古。輾轉相傳。以訛(音俄)傳訛。謬種(破上)流傳。
④外洩也,俗語:家醜不出外傳。
⑤宣傳也,宣傳主義。宣傳大綱。
⑥傳給也,傳聞也,俗語:一人傳十,十人傳百。傳聞失實。

P.74

㈡逐院切,音瑑,破去聲,十七霰(音線)韻。
①詮釋也;左丘明詮釋春秋叫左傳;公羊高傳春秋叫公羊傳;榖梁赤傳春秋叫榖梁傳;合稱為三傳。
②紀載也;四書:於傳有之。右傳之二章。
③小説體裁也,桃花扇傳奇。刺客列傳。
④輾轉輪替也,輪寓也,四書:傳食於諸侯。成語:視國家猶傳舍也。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70 #12411

㈠轉相授也,如「傳位」「傳染」。逮也,如「傳見」,「傳到」

P.70 #12411

㈡賢人之書曰傳。紀事而傳之後世者曰傳。傳舍,客館也。傳奇,劇本也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59
P.58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52

傳達,傳授,遺傳

P.51

傳記,經傳,史傳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52
P.52

傳記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38
P.38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4
P.4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32
P.132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8

㈠傳聞,傳說,傳遞,傳見,傳到

P.8

㈡聖經賢傳,史傳,紀傳,列傳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62
P.62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9

꜁ch’ün

P.19

chün꜄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105

chün꜅

P.106

꜁ch‘ün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85

chün꜅

P.85

꜁ch‘ün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8*

chün꜅

P.38*

꜁ch‘ün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0

長全切(ch'ün 下平聲)

P.10

長寸切(ch'ün 下去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𠀤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又丁戀反。 又【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 又【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 又【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 又【說文】遽也,驛遞曰傳。【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驛傳車馬,所以供急遽之令,士賤而給役使,故自稱如此。又古者以車駕馬,乗詣京師,謂之傳車。後又置驛騎,用單馬乗之,若今之遞馬。凡四馬高足爲置傳,四馬中足爲馳傳,四馬下足爲乗傳,一馬二馬爲軺傳。漢律,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乗傳參封之。參,三也。有期會絫封兩端,端各兩封,凡四封。乗置馳傳五封之,兩端各二,中央一軺,傳兩馬再封之,一馬一封,以馬駕軺車而乗傳,曰一封軺傳。 又關傳。【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則以節傳出之。《前漢.文帝紀》【註】張晏曰:信也,若今過所也。如淳曰: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師古曰: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後漢.𨻰蕃傳】投傳而去。【註】符也。丁戀切。【釋名】傳,轉也。轉移所在,執以爲信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柱戀切,音瑑。訓也。賢人之書曰傳。又紀載事迹以傳於世亦曰傳,諸史列傳是也。【釋名】傳,傳也。以傳示後人也。 又續也。【孟子】傳食於諸侯。 又叶重倫切,音𨻰。【前漢.敘傳】帝庸親親,厥國五分,德不堪寵,四支不傳。◎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知戀、直戀三切,《廣韻》分析極細,《正韻》因之。然歷考經史註疏,驛傳之傳,平、去二音可以互讀,至傳道、傳聞、傳授之傳,乃一定之平聲,紀載之傳,一定之去聲。此音之分動靜,不可易者也。《正字通》專闢動靜字音之說,每於此等處,爲渾同之說以亂之,此斷斷不可从者。又按《廣韻》二仙,傳,直攣切,音椽,又持戀,丁戀二切。三十三線,傳,直戀切,卽持戀切。知戀切,卽丁戀切。丁戀切蓋用交互門法,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爲安也。
考證:〔【左傳.莊九年】傳乗而歸。註傳乗,乗他小車。〕 謹照原文省小字。〔【註】傳,直專反。〕 謹照原書註改釋文。〔【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度枕几不傳。〕 謹照原文簟度改簟席。〔【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則以節傳出之。【註】張晏曰,信也,〕 謹按張晏曰云云乃漢書註,非周禮註。註字上增前漢文帝紀五字。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