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5076
部首
倉頡 OWLB
康熙字典 P.112 #1
宋本廣韻 P.326 #31
P.440 #18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ngau5]  15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69 #0867
[ngau5]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7 #00219
[ngau5]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5 #207
[ngau5]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7
[ngau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66
[ngau5]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
[ngau5]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59 #3713
[ngau5]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55 #24112
[ngau5]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64
[ngau5]

成雙。又木偶,偶然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12
[ngau5]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3
[ngau5]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49
[ngau5]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52
[ngau5]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8
[ngau5]

偶然也,雙數也,儕輩也,偶像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16
[ngau5]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7

꜃ngau   [ngau5]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23

꜃ngau   [ngau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1

岸九切(ngow 下上聲)   [ngau5]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𠀤音耦。凡數,雙曰偶,隻曰奇。【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又【爾雅·釋詁】合也。【註】謂對合也。又牉合也。【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又【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 又儕輩曰偶。【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 又適然也。【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又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一作寓禺。【前漢·郊祀志】木寓龍。【史記·封禪書】木禺龍。𠀤同偶。別作𣕃,非。 又姓。明洪武中,偶桓以辟薦爲崇安縣從事。 又叶五舉切,音語。【光武賜侯霸書】崇山幽都何可偶,黃鉞一下無處所。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