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4E5D
倉頡 KN
康熙字典 P.83 #19
宋本廣韻 P.322 #18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6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1 #0107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98 #03318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20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P.17 #38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2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65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7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67 #1481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52 #3400

㈠數名

P.252 #3400

㈡通糾,聚也,如「九合」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189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64

數目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11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5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

數名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15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

꜂kau

㈠ ①八加一。數名。②易以陽爻為九

P.4

꜀kau

㈡ 與鳩、糾通,聚。聚集。合集。集合

P.4

꜁k’au

㈢ 國名,九侯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332

꜂kau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229

꜂kau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137

꜂kau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1

見九切(kow 上上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上卷‧第 17 頁‧前半
〈六桂本〉一卷‧第 35 頁‧前半

第五修叟秀 上聲 九小韻

數名

小韻同音字:玖, 久, 苟, 狗, 枸, 笱, 耇, 詬, 垢, 韭, 糾, 赳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𠀤音久。數也。【說文】陽之變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 又算法曰九九。【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註】若今九章算法。 又【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 又【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 又九之爲言多也。【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國,會鹹牡丘皆七國,會淮八國,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 又陽九,戹也。【左思.吳都賦】世際陽九。【註】陽戹五,隂戹四,合爲九。 又姓。又複姓。【何氏姓苑】岱縣人,姓九百,名里。又秦穆公時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馬,見【列子】。 又隷書防詐譌,凡紀數,九借用玖。【𨻰絳曰】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爲老久義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 又【韻會】渠尤切,音仇。國名。【史記.殷本紀】九侯。【註】音仇。 又【集韻】【正韻】𠀤居尤切,音鳩。聚也。【論語】九合諸侯。【莊子.天下篇】禹親操橐耜,以九雜天下之川。【註】九,讀糾。糾合錯雜,使川流貫穿注海也。九與鳩糾勼𠀤通。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