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䨘
碼位 | U+4A18 |
---|---|
倉頡 | MBBUU |
康熙字典 | P.1374 #10 |
宋本廣韻 |
P.406 #25 |
異體字 |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472
sin꜄ [sin3]
校訂註
原釋義作「同霰」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蘇甸切【集韻】【正韻】先見切,𠀤先去聲。【爾雅·釋天】雨䨘爲霄雪。【疏】䨘與霰音義同。【埤雅】䨘从睍省,霄从消省。詩曰:見睍曰消。蓋雪以微溫搏之,故散而成䨘。郭璞所謂冰雪雜下謂之消雪,是也。 【說文】本作霰。【玉篇】亦作𩆵。【集韻】或作𩃝。互詳後霰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