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㲪
碼位 | U+3CAA |
---|---|
倉頡 | NTHQU |
康熙字典 | P.596 #12 |
宋本廣韻 |
P.201 #4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讀音分佈
根據 | [dang1] 3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85
[dang1]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50
[dang1]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30
[dang1]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201
꜀tang [dang1]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騰切,音登。【說文】氍毹、毾㲪,皆氈緂之屬。【通俗文】氍毹之細者名毾㲪。【後漢·西域傳】天竺國有細布、好毾㲪。【註】毛席也。亦作𣯚𣰆。【古樂府】𣯚𣰆五木香。 又【類篇】毾㲪,羽悴貌。